111.jpg

本來就不是校園青春電影的粉絲,但這次衝著好友生日,兩肋插肥肉看了「六弄咖啡館」,這是我們屈指可數能以閒情逸致的時間和速度來看電影。在播出前,因為早不抱期待,便對朋友說播出前的預告一定要看到,因為這可能是今天看到最精采的畫面,豈料,放的是校園喜劇「極樂宿舍」和豬哥亮「大顯神威」,讓我腦筋一片空白,想為什麼我們喜歡看香港電影勝過台灣電影,台灣電影要不就是高深的藝術片,要不就是過於通俗的喜劇片,總是在天平的兩端,不能有些正常程度的片子嗎?這樣下去真的可以嗎?(內心在敲碗…),電影預告時間不長, 我對台灣電影的憂心也就先到此為止。

 

不知道為什麼,故事概梗總是這樣的,自我介紹的主觀述說、一群狐群狗黨們幹下一件件白目又愚蠢的傻事(一定會跟心儀的女主角有關)、男主角總是會喜歡乖巧又聰明的女同學或班長,為了把上這個妹,調皮又成績不好的男主角,從此發奮唸書,但總是人算不如天算,最後就是秋水伊人、天涯兩隔,距離成芥蒂,芥蒂變分手,不如相忘在天涯。

  222.jpg

有時,不免讓人感嘆,是不是大家的青春生活都同出一轍?所以橋段場景都如此雷同,是啦,暗戀的心情不管年份都該一樣,這類校園片才會打動人,因為每個人都有那份情愫過(同行友人堅持說她沒有)好吧~或許有人沒有暗戀過班上的阿貓阿狗阿珠阿花,那麼….你總有偶像吧,所以跟暗戀偶像的心情是一樣的。(轉頭問朋友,那這樣的心情你有過吧~不要告訴我你沒偶像,你手上明星小卡已經洩漏)Ok!總之,青春期暗戀這種事,只有手法的差異,心情是一致的,所以大家在戲院裡才會受到感動,校園片受到歡迎,當然也是因為勾起觀影者自己青澀青春,(雖然現在想想你會覺得有夠蠢)

20160628104214974.jpg

既然提到要感同身受,那麼,這種劇的年代就很重要,該年代流行什麼東西,就該是什麼,如果錯了,就會讓這種「感同身受」的距離又多了一層。

 

這部電影,如同「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」一樣,「六弄咖啡館」也是網路小說改編,從平面作品改編成影像作品,要和閱讀者的想像力對抗,是個難處。要如何從成篇成章數十萬的文字中,精簡描繪並順利轉化成90-100分鐘的影視作品,這是「感同身受」的第二道距離。

 

這兩部電影作者本人都掛了導演,從字面上來看擁有電影的主導權,或許是文體風格的關係,九把刀的作品本來就口語化以及具影像化,所以轉化時比較沒有突兀,但藤井樹的作品,字句比較優美些文藝化,現在聽來就覺得不合時宜(但也不至於像瓊瑤那樣,我不許你那樣說,不!我狂怒,心碎,我心痛,是你~是你,你毀了我的美夢)。在這部電影中,轉化得有點不順利,成了「蒼蠅人」,網友形容得好是,說導演企圖融合「那些年」跟「九降風」風格,可以看出導演企圖心,不想安於小確幸,卻又無法走出大格局,半上不下的,文字跟電影還是不同的思考方式,由作者本人親自執導,是不是會變成無法割捨掉某些東西,我不得而知,但在「六弄」中,這是無法「感同身受」的第三道距離。

555.jpg
來說點歷史。印象中藤井樹出道比痞子蔡早,當時BBS正盛,還是個撥接年代,網路小說正夯(透露年齡了),痞子蔡的「第一次親密接觸」先拍成電影,似乎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與討論,是不是因為如此才讓藤井樹當時沒有跟著把作品拍成電影,直到最近九把刀「那些年」以及「我的少女時代」大賣,才回過頭來把「六弄咖啡館」翻拍成電影,不過,現在這個年代會看這類電影的年齡層,我強烈懷疑他們知道藤井樹嗎? (又叉題想到當年還很流行一部電影叫「情書」, 中山美穗在雪地大聲呼喊『你好嗎』的畫面,很揪心。有沒有注意到「心」這個字,對!這種片型就是要勾起你「心」裡最深的那個回憶庫(或冷凍庫),挖出那個人。

 

好,言歸正傳, 讓我們把角色排隊站好,談談演員。男主角關閔綠(董子健飾演),女主角李心蕊(顏卓靈飾演),一個來自中國,一個來自香港,很多人批評男女主角的口音讓他們出戲,對我來說,觀影時覺得口音問題不大,把他/她想成是交換學生就好,加上他們的演技,能夠補救口音這項缺失,相較於口音讓我無法釋懷的是角色背景介紹的薄弱還有情感的醞釀。裡面除了小綠和小智的家庭有稍微瞭解之外,女主角的背景一片空白。整部電影最值得驚喜的是劉柏智(林柏宏飾演)這個角色,這部戲如果沒有他,就會變成沒有蔥花的蔥花麵包,他恰如其分的演出一個急色好義的高中生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,還有那份兄弟「基」情(誤),兄弟相挺之情。

 

333.jpg

這部電影中最有感情戲的反倒是小智跟小綠這對,難怪網路上一堆鄉民支持智綠配(在一起!在一起!在一起!)。小綠與心蕊的感情真的好經不起考驗,當然青春期的感情原本就脆弱,但在心蕊眼中沒有長大的小綠,我真的看不出心蕊有成熟到哪去呢?去補習英文這點嗎?還是說未來夢想要去西雅圖學煮咖啡,這也很不切實際啊,小綠說在家鄉開個咖啡館都還比較實際,兩者價值觀的差距,只能像柯南辦案去抽絲剝繭猜測,小綠要不停打工才得以買火車票北上到台北與心蕊相聚,  心蕊畢業後就想出國學咖啡(應該是家境不錯吧),那為何不是出國唸碩士還比較實際。之前的不開心,第一次是為了心蕊變魔術穿得暴露,第二次是要出國,然後心蕊遭到跟蹤感到無助,打電話想要見小綠,這些這些我真的看不出來,心蕊哪裡有比小綠成熟了?心蕊有為小綠做了什麼?吃一樣的排骨飯?校園純愛感覺不到彼此的真愛,然後電影結局變成了「等一個人咖啡」,這是最大的致命傷,這是無法「感同身受」的第四道距離,也是最後悲劇發生時無法讓人理解的敗筆之一。
 

888.jpg

另外,無法「感同身受」的第五個距離是母親與小綠的三場戲,這三場戲很重要,它要說明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跟母親之間的相依,彼此都是這茫茫人間的救生圈,如此母親過世才會導致後面悲劇的合理性。

第一場:小綠在課堂上的惡作劇,母親知道後生氣,留下滿桌飯菜去上班,說明母親對小綠的照顧有加。

第二場:小綠打架進派出所,媽媽保釋並未多做責罵,想知道誰打贏,或許是想知道小綠有沒有辦法面對挫折?(推測這時已患病)

第三場:母親主動去探視小綠,小綠不在,之後母親來電,藥袋畫面直接告訴你,綠母生了重病。這三段戲,母子之情描繪的不夠深,只有第二段稍有感覺,有點可惜。

最後,我與這部片的「感同身受」第六道距離,是中間穿插的愛情語錄字卡,和戴立忍跟張榕容的一搭一唱。這一切,完!全!沒!有!必!要!買貓也不可取,可以改用其他方式呈現(請以認養取代購買)同行友人說可能那個年代流行買貓,但我覺得可以與時俱進修改劇情,因為你前面年份也都不這麼嚴謹了,買貓也不是重點,或者可以換成買新洋裝,總之,買貓,不可取!

13872628_637340019759528_518434402067399986_n.jpg

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優點,有兩場戲,印象很深刻,讓我有稍稍進入這部戲過,一個是心蕊跟小綠到咖啡廳談判分手那幕,一個是戴立忍在海邊告別好友告別青春的那場儀式?舞?,蒼茫大海,中年男人的悲傷讓我有些許動容。

 

此外感到疑惑的是,片名「六弄咖啡館」的由來,後來從網友討論才得知,本來男主角把自己遇到的死胡同認為是弄,一次又一次的死胡同,讓他困在死巷走不出來,才會有「六弄」之名,我覺得這點,沒有在電影呈現出來,真的很可惜。(我又詞窮了)另外,卡布其諾我沒有遇過咖啡店會先加糖的,女主角一直說太甜了,這點我也很困惑。

 

電影結束,我和朋友看著片尾落落長的名單,電影從構思到拍攝上映需要有這麼多人支持才得以完成,但我們的校園青春劇能不能有新的玩法啊?從易智言的「藍色大門」,林書宇的「九降風」到現在,沒有新的校園青春氣息刮起嗎?

777.jpg

#推薦閱讀

超立方點評六弄咖啡館 精準!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cPrAO64DM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e1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