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興的寫作方式一向似乎有些爭議,但是一日從圖書館借來後,初看時覺得寫法有些突兀,看了幾篇之後,漸漸嚼出其中奇特之味,竟也欲罷不能,突能領悟其文字運用奧妙之處,令人讚嘆。
寫文至此,已非單純把文字當成敘述的字句,而是如同藝術品般拼湊,許多初看之處,以為是錯字,也許正是作者之巧思所在。
故事是由一青年尋父過程當中,憶起兒時成長經驗,忽而回憶忽而穿插現今景況,憶幼時對父親的無比崇拜,到成長後清楚發現父親並非是偉人形象,實則為一凡人猥瑣形象,從初始的無法接受到漸漸領悟。透過'他'范曄這個第三人稱,循序漸進的描寫,讓我們從父親的尊
嚴角色中,辨認到父親也是平凡如你我角色。
字句精簡卻描繪深刻,例如"他"從幼小時就擔心父母會早亡,而時時刻刻憂患著這件事情的發生,我們看他的描述:「請千萬別讓爸爸媽媽那樣早死掉,觀音娘娘,假如爸爸媽媽那時死掉他才十歲,他將怎麼好?誰照料看乎他……天那!菩薩ah!觀音大娘啊!請別讓我所
親愛的爸和媽早死,讓我還能很久很長的跟他們一齊。哦!我是多愛多愛他們,淚水迷濛了他的視覺…」幼小的恐懼~害怕~不安~真切的展現出來,但再看看"他"成人之後,發現到父親不但沒讀什麼書,而且還是:「他驀然發現他之父親原來是個個子奇矮的矮個子,他一生以來首一次察覺到他的父親原來是個拐了只腳的殘廢」父親的殘疾應是一直以來都有的,但在范曄幼小的時候,並未發現到這一點,一直到了,他開始對父親產生抗拒的反叛意識之時,他突然發現了父親原來的面貌,這當中的心境轉換,從王文興充滿影像的敘述當中,清楚表露無遺,印象最深的是一段敘述:父親為他說故事,先是低頭沉思許久,繼而訕笑說想不出來(描述已忘記大半,未將原文抄下)全文並不長只一段,已經將父親與范曄之間的動作說明得淋漓盡致
。(有機會找到原文再與大家分享)
總之,這本書是本滿奇特的書,還算挺有意思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e1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