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廢死刑的爭論很熱烈,卻不是一般人會想要拿來當閒聊的話題。因為這不是像『天氣變冷了!欸~ 月圓了!』之類無傷大雅的話題,這話題一開,就是會讓心一直沉…..下去的。

 


但還是無可避免的會想到這件事,即使想要逃避,但還是忍不住問自己,如果是自己呢?是支持死刑還是廢死?


 


我想要找答案,於是看到了蔡崇隆導演的紀錄片[島國殺人紀事2],說的是「盧正案」,這案子我並沒有印象,畢竟每天都有這樣的事件在社會版發生,『死亡』對我們來說,並不陌生。


 


原本它應該也是諸多社會案件中的一個而已,但嫌犯盧正一直堅稱自己是被刑求才認罪的,證據只有一份自白書而已,顯得太薄弱了,盧正的姊姊們四處的陳情搶救,她們認為如同蘇建和案,這證據薄弱到讓人覺得只是警察為了破解的壓力,而草率辦案。


 


我試著從受害者與嫌犯兩者的角度,來看死刑這件事,身為被害者家屬,難過激憤下,我當然希望正義能夠得到伸張,好端端地一個人為什麼從這世界上消失了, 殺人償命,天經地義,要讓對方也為奪人生命這件事付出代價,這樣至少我的心理會好過一點,雖然悲傷還是存在的,我還是失去了我的親人。


 


但我如果是嫌犯家屬呢?警察在沒有足夠證據前,就說是我的親人幹的,以我對親人的了解,我知道他不可能做這件事,他又再三地表達是被誣賴栽贓的,警察也提不出理由來說服我,這件案子在充滿疑點中他就被槍決了,我當然不服氣,自古以來冤枉人的這種事,又不是沒發生過,我的親人當然有可能是代罪羔羊


 


雙方的論點都很合理,那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?我覺得廢死之所以會引起討論 最主要是對司法失去信賴,萬一他真的是被冤枉的呢,死掉的人可以再復活嗎?而且就算是判了死刑,對事情又有幫助嗎?但要怎麼做,才能取代死刑呢?又能警惕人不能再犯罪呢?


 


很多人可以清楚的說明自己選擇站在哪一方,但是怯懦的我卻不敢,以 [盧正案]來說,有太多的疑點說不清,但是受害者家屬的情緒是真實的,嫌犯(不確定是否他真的有犯)家屬的情緒也是真實的,面對這麼多真實的情緒,我們太過直視,反而想閉上眼睛。


 


 我突然想起了西恩潘演的[靈魂的重量],當西恩潘知道自己殺錯人時,他將一輩子背負著這沉重的壓力,卻還是得走下去,據說人的靈魂只有28公克,但是附著在上面的重量呢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oe10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